凤凰网房产 作者谢婉银
2013年,伴随一声“轰隆”巨响,东风广场的老工人文化宫大楼正式爆破,昔日“云南第一高楼”在浓浓的烟尘中倒下。取而代之的是人民东路上总占地面积达53.7亩、总建筑面积61029平方米的新文化宫。
爆破当天,在安全区内聚集着不少市民,大家庄严而肃穆,用手中的相机拍下老楼倒下的瞬间,以此来送别这幢承载了两代人记忆的大楼。
历史的时钟回拨到南诏年间,人民路的雏形就已矗立在了昆明的城市版图之上,作为昆明最古老的街道,近千年的历史,把无数历史长河中的文人、典故串接起来。
明朝初年,云南守将沐英修建篆塘码头,开通了运粮河道,拉开了昆明城市商业的序幕。遂后,交通越发便利,人口开始聚集,也是那时,沿着那条河床像鱼翅膀的鱼翅河边上,修建了一条石板路,称为迤西大道,又叫西关外大道。
篆塘码头及运粮河道老照片
明朝末年地理学家徐霞客,从这里走入昆明城,把昆明的山水风光,记载在了流传千古的游记当中,我们得以在书页中窥见300年前昆明的城市风貌。
后来,徐霞客当年所走的路再加上1959年被填平的运粮河,迤西大道拓宽并有了新名字,取“人民事业兴旺发达”的意思,人民路就此诞生。
在城市里,每一条路的消失或保留,重造或改名,都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与经济发展。
人民东路、人民中路、人民西路连接而成的人民路,横穿昆明的东西,承载着城市黄金中轴的能量,加速城市发展,不断地更新昆明人的记忆。
颇有意思的是,昆明的商业几乎都是沿着人民路一带发展起来的。
事实上,这个区域的商业在很早就形成了。人民中路上正义坊附近的钱王街就是当年同庆丰票号的所在地。钱王街作为昆明的老街,曾是云南旧式金融业的见证者,也是昆明以前商业发展的巅峰所在;
人民东路上的樱花购物中心、金龙百货等商场,也形成了早些年的白塔路商圈;
至于人民西路的商业,可追溯至红联。明朝初期的运粮河道,拉开了红联商业的序幕。后来,运粮河被废弃,但随着人口的聚集以及交通的通达,人民西路上的商业慢慢自发形成。20世纪90年代,昆明第一个超市——红联超市出现在这里。
说起红联超市,老昆明人至今都津津乐道。
在这里,可以买到各种各样的零食,还有电视机、录音机等,生意红火得不得了。紧接着,红联超市在永昌、关上等多个地方开起了连锁店,昆明人的消费习惯开始发生改变。后来,红联片区还形成了药品保健品市场、窗帘布艺市场、夜市等,形成了人民西路上繁华的商圈。
昆明第一个超市——红联超市
而随着旧城改造的推进以及城市道路的升级,人民路上的商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这个过程中,人民路上的百年商脉仍然得以传承,房地产开发商加入到城市的建设中。原有的旧式建筑被拆除,而零散商业的形态被更新。
2008年,人民西路的“城改运动”拉开了序幕,至此,昆明的核心商圈自西向东,小西门商圈、三市街商圈、青年路商圈、白塔路商圈,这四大商圈由人民西路、人民中路、人民东路贯穿起来。
其中,小西门商圈以超市、电子通讯为主,三市街商圈以零售百货业为主,青年路商圈以年轻时尚的精品服装为主,而白塔路商圈则是以高档消费品为主。
除了商圈形成,人民路亦是昆明城市版图延伸的见证者。城市化不断更迭,人民路穿过昆明城市心脏,西至滇缅大道,东至东二环外,全长近20公里,不管是“东邪”还是“西毒”都在这条路的连接下,日新月异,翻天覆地。
另一个转折点在2017年8月,地铁3号线全线开通,贯通人民路全线。从此,人民路也和北京路一样,有了全线贯通的地铁线,从东部汽车站到西山公园,3号线不仅覆盖了人民路,还链接了市区内多个景点。
此时的云投中心商圈、小西门商圈,不仅能覆盖周边近30万人流,还能通过地铁接驳昆明其他片区的消费者,为片区带来大量人流量,大幅提升带动了片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今时今日,走在人民路上,沿线高楼林立,地铁站里来往人群熙熙攘攘,人们不禁感叹“真的不一样了!”,即使仍无法避免人民西路日夜不停挖了修,修了挖,但是瑕不掩瑜,这是城市化进程中必经的“阵痛”。
2020年10月,昆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昆明市北京路、人民路沿线集中商务区城市设计导则》。
其中提到,昆明市将以东风广场和北京路、人民路两条城市中轴线,构建起昆明“一心两路”的中央商务区,人民路则将重点发展商务办公、商业配套、居住、居住配套、社会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以及时尚产业、休闲产业等新型业态,并加强与地下空间的连接,形成立体交通网络。
北京路、人民路沿线集中商务区规划图
可以看到,人民路的城市中轴地位再一次被加强。
当然,伴随着城市变化的,除了商圈与道路,还有破旧立新的城中村。
近年来,随着各大品牌房企入驻,六合村、红庙村、陆家村这些破旧的老村已变成了高楼林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民路已经展现出全新的面貌。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昆明首次提出“中优”的空间布局规划布局,要求“要促进老城区功能疏解、风貌提升,推动城市品质化、功能现代化、业态高端化。”
也就是说,在“中优”政策的指导下,昆明市中心区域的城市更新,将在二环内严控新增建设用地的基调中,以城中村、旧厂区、旧住宅的改造与形象、功能提升为主。
人民路实景
这对于老旧小区颇多的人民路来说,这无疑是一大利好。
规划提出后,人民路沿线已经捷报频传:搁置多年的棕树营城改正式拿地启动;潘家湾大村土地开发项目公开遴选招标代理服务单位,建地铁剩余的近90亩土地将正式进入拆迁改造……
多年来,人民路的发展与制约与城改紧密相连,从城改运动导致衰败,因城改结束新生的希望。
而今,随着多个城改项目的推进,人民路在焕新路上将更进一步,因城改而“沉睡”的人民路也将再次觉醒,重新彰显黄金中轴和商业发源地的魅力。
20公里人民路,将重燃火花。
2021年6月-2021年9月,凤凰网和凤凰网房产发起《昆明更新》COP15大型专题策划报道,以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致敬昆明城市建设者。
整个专题将遍访为这座城市建设作出贡献的代表性房企负责人,请他们来讲述对昆明的印象及为它出谋划策,还将通过“时光博物馆”和“名盘巡礼”来直观呈现楼盘所在地的今昔对比。
1999只是序章,2021才是开始。
(以上图片均来源网络,如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