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0.ifengimg.com/2018/02/01/fangchan_d0c0fd07.png
重生|别样幸福城“续集” - 凤凰网房产昆明
临时安置点里“稀里糊涂”的两年生活 -来自凤凰新闻客户端
https://km.ihouse.ifeng.com/news/2022_08_25-55745700_0.shtml

重生|别样幸福城“续集”

凤凰网房产昆明站
2022-08-25 12:19

凤凰网房产 作者蒋冬琼

今年50岁的刘萍,看着比两年前消瘦了些,更有“大家长”风范了。

四川辣妹子陈艳春好像没有太大变化,轰动全国的烂尾楼事件让她身上多了一层标签,现在对初次见面的人她都不直接报名字,而是豪爽地自我介绍:

我,第一个住烂尾楼那个。

刘萍觑她,“你能不能谦虚一点?”

陈艳春捧着三个泥呼呼的鸡蛋扬起笑容,“我新养的鸡,捡了三个蛋,煮给你们吃。”

她们是网红烂尾楼别样幸福城最“出名”的两个业主,一个是门面担当,一个是“武力”担当。

现在,刘萍不用从水沟里打水浣衣,陈艳春也不用在半夜和十几条野狗对峙,她们搬出烂尾楼,住在临时安置点已经两年,虽然还是没能如约住进自己的房子,却被时间磨炼得愈发强大。

现在没人赶我们走了

两年前的夏天,昆明30多户居民因生活艰难无奈住进了烂尾楼,一个叫别样幸福城的小区冲上了热搜,一天内媒体几拨地来,相关报道和话题有上亿点击。

很多人或许已经忘了,别样幸福城是官渡区2011年启动的棚改项目,有8个地块,1、2、3号地已建成入住,5号地业主多次筹钱自救也住了进去,6、7、8号地还未开发。

业主们住进去的4号地,本该在2015年7月就交房,但时间到了没建好,当年8月彻底停工了。

视频新闻里,12栋主体已封顶的高楼披着钢筋水泥外衣,1315户无门无窗的空房裸露着任风贯穿。

2年前的别样幸福城4号地

5年后,疫情让很多家庭遭遇生活危机,2020年5月中旬,陈艳春第一个搬了进去。

现在回想起来,她愈发觉得当时的选择有很大意义,是项目复工的一个导火索,也为其他业主带来了希望。

住进去的业主越来越多,舆论持续发酵,渐成鼎沸之势。

2020年8月27日,挖掘机匆匆开进4号地,工人们列队走入烂尾楼,鸣鞭炮,封工地,欢欢喜喜把工复。相关负责人承诺,将于2021年10月底前竣工交房。


住进烂尾楼、咬牙忍着一直没掉泪的业主,在那一天喜极而泣。

刘萍也很激动,“等了7年,盼了7年,终于等到这天了。”

他们搬进巫家巷116号(原东航职工公寓)的临时安置点,久违地露出安心笑容,高高兴兴拍了合照,盼望着一年后的交房。

搬进安置点的合照

互联网的记忆总是短暂。一年过去,两年过去,人们以为这些业主早就搬进了新家,过上了迟到多年的幸福生活。

事实是,他们没有搬进新家,而是在临时安置点“安了家”。

两年前那场复工,很快没了动静。

直到2021年3月,官渡区法院裁定受理项目开发商晓安拆迁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破产重整,别样幸福城复工续建才算正式启动。

随后,官房集团介入,4号地复工续建全面展开。不过,此前承诺的10月交房不出意外地爽约了,交付时间一延再延,业主们有空就去“监工”。

2022年8月22日下午,周琴和另一位业主在4号地“巡视”的时候碰到,便约着一同到安置点找业主代表互通一下信息。

4号地现状

周琴带着两个孩子在外租房,处处要花钱,生活渐渐要把她压垮,情绪越来越难以控制。听说最近工程款又跟不上了,眼看房子已经盖得差不多,施工进度却越来越慢,不知何时能住进去,她一想到这事,晚上觉都睡不着。

从巫家巷的一个铁皮门进去,泥巴路两侧是推倒拆除的建筑废墟,有些地方简单盖了一层绿网,杂草从缝隙中长出来,已是一派秋日干枯景象。

白色建筑便是业主安置点

视线穿过右侧荒地,能看到一栋6层建筑,这便是业主们的安置点。

拐个弯走到楼下,电动车棚旁几只鸡在土里翻虫子——正是陈艳春搬出烂尾楼后新买的一茬。

业主们常坐在安置点楼梯下的沙发聊天

这是栋公寓楼,一到四楼一共住着49户人家,几乎每家都有一两个小孩,还有的是三代同堂。搬进来的时候,人少的分一间房,人多的能分到两间,但空间仍显逼仄。

一家四口的房间

妈妈带着两个孩子挤在不大的空间里

天热时水沟滋生的蚊子叫嚣着聚到房里,晚上天花板黑压压的一片;时不时几只肥硕的耗子从脚边掠过,引起短促惊呼。

住在一楼的吴姐姐回忆,“来的时候旁边还有几栋楼,去年都拆了”。

麻烦的是,房子本就老旧,拆迁还把原来的排水通道堵了,楼栋外围的排水沟经常积满了水。最近雨多,一楼的业主就有些遭殃。

下雨天屋内“上下渗水”

2022年8月中的一个晚上,外面下大雨,天花板下小雨,地砖缝咕咕冒水,公共厨房的水管洞口往上喷着黑色污水,雨水裹挟着泥沙“黄河水一样漫上来”。

吴姐姐翻出当晚的照片和视频,晚上12点多,业主们还在忙着排水、抽水。

深夜排水

“真是从没见过这种情况,地缝里都能冒水出来,感觉下一刻地下的水要把房子顶起来。”

业主们住在这里不用出房租,水电费由关上街道办出,除了排水问题,也偶尔停电,没有人能帮忙解决。

街道也安排了人在这边值班,“他们每天晚上过来睡个觉,不太和我们讲话。”

比起不通水电没有门窗的烂尾楼,现在有水有电、有门有锁,没有野狗侵扰,也没有人半夜来赶走他们,大家还是满怀感激,一些辛酸也都默默埋在心底。

婴儿的名字叫“盼房”和“新房”

吴姐姐和老公、儿子住一间,窗台上养了一排多肉,往外看是瓦砾中绿油油的蔬菜。

“一开始也没人想着种地,住烂尾楼的时候还没种够吗?都以为住几个月就搬新家了,谁成想一晃两年过去了。”

今年年初,有业主开始清理荒地上的砖瓦石块,理出了几片菜地。

吴姐姐种的西红柿正由青转红,泛着漆光的茄子饱满鲜嫩。翻到一条前几天吃西瓜的视频:

瞧瞧,连西瓜都给我们种出来了。

现在不吃大锅饭了,但拼伙的“革命情谊”没有消失——张家煮个饭,李家炒个菜,王家地里摘个瓜切了,便凑好一桌抬到院子里,下班回来没吃饭的就叫住添一碗。

地里摘菜,拼伙做饭

生活本该是螺旋式上升,他们却好像掉进莫比乌斯环,兜兜转转又回到起点。

周琴留着一头短发,两颊微微陷进去,显得眼睛愈发大了。安置点的业主和她都很相熟,远远看到就笑着挥手招呼,“今天怎么有空过来?”

天气好时业主常聚到地边闲聊

简单寒暄几句,众人聚到菜地旁,拔草的,浇水施肥的,摘下一盘向日葵嗑瓜子的,一片祥和宁静。

周琴举起手机拍下这一幕发朋友圈,配文:

还是农村安逸。

提起房子,一开始她摆摆手不愿多说,过了一会儿才淡淡回忆起来。

她是贵州人,嫁到四川,又来到昆明,2014年在别样幸福城买房。当时盘算着第二年交房就把生病的爸爸接过来。

一年后,房子烂尾,爸爸也走了。如今8年过去,她都记不清、也不愿去想自己买的房子是多大了。说着说着眼眶湿了,她转过头吸口气,又换上笑容。

晚上孩子放学,周琴要赶回去送钥匙,大家从菜地里割了几棵新鲜花菜给她带走。

这里几乎所有家庭,都有一大部分开支是花在孩子身上的。

就着昏暗灯光在院内玩耍的孩子

陈艳春对女儿很疼爱,即使两年前住在泥泞脏乱的烂尾楼,她也把女儿打扮得漂漂亮亮,给她买美人鱼泳衣、汉服裙子,和女儿在昏黄灯光下拉着手跳舞。

当时,小女孩天真地提问:

“妈妈,为什么我们家没有门,没有窗?”

现在,8岁的女儿已经上了小学,不想跟妈妈回“家”了。“我宝贝都不要我这个家了,嫌弃这里连电视都没得看”,陈艳春语气里满是心疼与自责。

安置房没有宽带,业主们不能随意浪费水电,住在这里的孩子,两年没看过电视了。

住烂尾楼的时候,大家给18楼卯勇家新出生的婴儿取名“盼房”,前两年还在喝奶的宝宝,现在已经蹦蹦跳跳了,房子还是没盼来。

梁媛莉抱着前几天刚满4个月的儿子在一旁坐着,对于时光的流逝,她感触深刻。

4个月的宝宝

8年前她们一家凑了65万全款买了房,计划给女儿上小学用。“今年都小学毕业了还没拿到房,本来以前没打算要二胎,唉,说不清楚。”

再过三个多月,夏敏的孩子也要出生了,刘萍看向挺着大肚子的夏敏,眼里露出对新生命的期待和不忍,“这是这个大家庭第三个宝宝,我们打算给他取名叫‘新房’”,顿了一会儿又说:

“也不知道‘新房’出生的时候有没有新房了。”

虽然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住进去,但梁媛莉看来,现在就差“临门一脚”,还是有希望的。

很多业主和她抱有同样的想法,房子停摆了,但他们不能让自己倒下,一边努力工作维持生活,一边密切关注着复工情况。

冲在最前面的人

刘萍是十几个业主代表之一,也是那个“冲在最前面的人”。

因为敢说敢做、果断负责,住进烂尾楼的时候,她自动承担起业主的“管家”,应对媒体、相关部门的“门面”;搬出烂尾楼后,她继续冲在维权第一线。

回忆起这两年,刘萍觉得“稀里糊涂”,怎么熬过来的都不知道。

交房日期先是从2021年10月推迟到2022年3月,后面又调整到6月、9月,业主们屡次求问相关部门,“一闹就说几月几月就交了,现在又说要推迟,就是这么糊弄过来的。”

交付时间一再推迟

持续维权的过程中,刘萍感觉他们被密不透风地“盯”着。

4号地的业主有个大群,安置点的业主还有个小群,群名叫“坚持到底一家人”。

有时候,业主在群里说了一些质疑工程进度或诸如“停工”之类的话,管理人就会适时现身安抚,隔天相关部门也会打电话过来“劝告”大家要合理表达诉求。

7月,强制停贷事件在全国发酵升级,刘萍他们也起草了一份“停贷通知书”,还没来得及给业主签名,第二天就来了十几个人在门口守了两天,“(他们)怕我们闹事,不让签名。”

停贷告知书

最终,191位业主还是悄悄签了名。7月28日,刘萍和几个业主代表将签字的停贷告知书递交到政府、银行等19个相关部门。

银行方面回复得很快,没过几天便打电话给他们商量停贷事宜。表示“业主可以向后延期半年再还”,至于这半年内未还款产生的利息、滞纳金、违约金,业主自行承担。

刘萍在群内传达银行方回复

这样的回复在刘萍看来没有任何意义,她继续追问,“房子烂尾银行是不是存在监管不力、违规放贷的问题?烂尾不是我们造成的,凭什么所有损失都要业主承担?”

这些问题当然没有答案,银行最终也只能建议他们“不行可以去法院起诉”。

刘萍知道这种情况去起诉也没用。“我们不怕起诉,也不怕被起诉,饭都没得吃了还在乎征信吗?”

8月23日下午,她前后收到两条短信,分别是官渡区关上街道办事单位对停贷事项的“不予受理告知”和“已出具受理告知”。

8月23日刘萍收到的短信

随后刘萍拿到了处理意见书,上面写着:

涉及债权确认及清偿事宜请向破产管理人进行咨询,依照法定程序维护自身权益。区政府及相关部门也将积极协调破产管理人尽快推进破产重整程序,尽快招募并选定重整投资人,早日完成重整。

在送达回证的满意度调查表上,她三项都勾选了“不满意”,签名栏写上“不接受此处理意见”。

街道关于停贷告知书中所述事宜处理意见及送达回证

持续上访没有“实质性”回复,刘萍身心俱疲,还得打起精神编辑通知把情况告诉群里其他业主。

她真正感到害怕和无力的,是几年来的意见书都像“复制粘贴”,业主们看不到进展心就一直悬着。

两年前姨妈带着老家种的玉米、毛豆到烂尾楼看刘萍,她一刻不停地抹眼泪。现在她几乎不哭了,“哭没有用,就这么挨着一点点过。”

希望实在太奢侈,刘萍不再轻易相信“空头支票”,她像无路可退的困兽,一遍遍演练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最近她经常回想起以前的生活,“我和老公都在旅行社上班,收入还可以,那时候我过着蛮舒服的日子”。

坐在凳子上的是刘萍老公

到今天,刘萍依然不解,事情怎么就演变成现在这样:

大家都是很勤奋很努力的人,都想住明亮整洁的房子,我们还能怎么办?

因为总在维权奔波,刘萍成了各部门的熟面孔。他们住进安置点后,有几户住外面的业主也想搬过来,便有人半嘲半讽,“你们去找刘萍嘛,她能干得很,让她给你们安排。”

刘萍又气愤又想笑,“我安排什么?我都是被安排的。”

虽然生活糟糕,但她依然坚守在这儿,“可能很多人都恨死我们了,但我就不走,走了更没希望了。”

对他们来说,早就没有退路了。

今年6月底,业主们持续追问进度,管理人便组织大家到工地去实地参观。据刘萍回忆,当时带他们去看了9号楼,电梯已经安装好了,但还有些楼栋门窗、水电没弄好,小区绿化和道路也还没做。

2022年8月,刘萍与管理人对话

刘萍大致算过,“全部弄完至少还要三五个月吧,需要的资金也不少。”

最近质疑的声音又大了起来,刘萍去问管理人,得到的回复是:“已经安排全力推进,月底可以再组织大家现场参观。”

“8月22日,依然没有一个工人”

这两年,业主们逐渐学会了两个新的词汇:作秀式复工、表演式复工。

这两个词可以模糊复工和停工的边界,有效应对市场监督和业主维权。但在身陷其中的业主看来,没有进展的施工都与停工无异。

项目烂尾多年、复工后进度缓慢,业主们一直疑惑,开发建设资金到底去哪儿了?

尽管别样幸福城的开发商是晓安公司,但背后真正操盘的是佳达利地产——这是一个大多数昆明人都熟悉的名字。

2010年,佳达利同时运作阳宗海西岸占地2400亩的超大型旅游度假地产项目春城海岸、占地390亩的别样蓝天(即别样幸福城)、占地204亩的凤凰龙庭3个地产项目。

步子扯得太大,一个“好果”都没结下,前两个项目问题缠身,凤凰龙庭则因资金短缺未动工。

有人便说4号地的资金是被佳达利挪去盖阳宗海的高尔夫别墅了,佳达利方则说是因为当时和施工方的工程款纠纷问题导致项目被查封,资金链断裂从而造成烂尾。

曾谋划成为大中型专业化房地产集团的佳达利,似乎还在挣扎求生。

佳达利地产

2021年5月,晓安公司管理人发布“(2021)云0111破1号之一《民事裁定书》”,公布了人民法院裁定确认无异议的债权(第一批),共1408笔,金额超1.3亿。平均下来,一家也有十来万的债权,但什么时候能拿到这笔钱,谁也没底。

2022年6月4日,管理人发布重整投资人招募公告,目前报名已结束两个月,询问管理人进度如何,回复仍和刘萍得到的意见书内容一致。

按照招募公告,晓安公司现有未开发的6、7、8号地,均已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书。破产重整后,管理人申请对8号地及周边用地调规,增加了8.7亩开发用地面积(6-2号地),8号地调整为公园绿地,现合计可开发面积48.09亩,规划总建面17.11万㎡。其中,住宅建面11.32万㎡。

别样幸福城未开发地块

除此之外,晓安公司名下还有位于北京路凤凰村的23、79号土地,用地面积16112.6㎡,以及北京路571号房产土地,建筑面积2221.99㎡,均未启动实施。

投资人可采取整体投资或分板块(即1、2、3、5号地续建、6(含6-2)、7号地开发、北京路地块处置)实施投资。

招募须知并未提到4号地,也就是说投资人要完成的,主要是其余地块的续建工作。这让业主倍感不解,已复工续建的4号地为何还是困难重重。

他们觉得佳达利的法人李留存,或许是那个最“可恶”的人。

李留存控股晓安公司及佳达利地产

5月的时候,管理人出了一份公告,让业主同意晓安公司继续经营。“我们也同意了,但李留存进来后百般阻挠,各方无法在方案、报价上达成共识,给复工续建造成很大影响。”

刘萍心里明白,一切都是钱的问题。复工要钱,交房要钱,“投资人、管理人,都是奔着钱去的,都想分一杯羹。”

刘冬专门开了个抖音账号叫“别样的烂尾生活”,自2020年住进烂尾楼就开始更新,从烂尾生活到复工续建,一条条视频记录着业主的心绪变化,希望与绝望交织。

刘冬的抖音账号

今年5月25日,更新完一条“别样幸福城再次烂尾,2022年无望交房”的视频后,刘冬的账号沉寂了3个月。

8月22日,刘冬上传了一条视频,“今天的工地依然冷冷清清,看不到一个工人。”

处暑刚过,刘萍已经开始操心另一件事——今年安置房的业主要怎么过冬。

“去年拆下来的建筑废材还能烧一烧取暖,今年得去找点柴火了。”

点击查看完整内容
标签: 昆明 别样幸福城 安置生活 【责编】 蒋冬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房产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上一篇: 下一篇:
百科推荐
楼盘推荐 更多
推荐阅读
仲量联行:亚太区办公装修成本持续上行 中国内地市场仍具可控空间
风财讯
刚刚
新闻快讯
120家重庆贝壳骑手驿站正式运营,多方联动传递城市温情
凤凰网房产北京
刚刚
市场
扭亏为盈!渝开发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为1.75亿元~2.25亿元
中国房地产网
刚刚
新闻快讯
龙湖如期兑付“22龙湖04”债券 年内累计兑付公开债近90亿元
观点网
刚刚
新闻快讯
融创中国:拟发行7.54亿股新股 用于偿付56亿元境内债券
财联社
刚刚
新闻快讯

金科天玺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