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谈
“昆明样本”的权力运行启示
公共资源交易市场改革是一场深刻的变革,也是一个艰难而又不平凡的历程。
4年多来,昆明以壮士断腕,敢于啃硬骨头、破难题的工作作风,正视积弊,结合实际,运用制度、科技手段,成为了“全国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平台建设的创新示范城市”,为公共资源交易市场改革探索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与启示。
启示一:
实现“真招标、招真标”
公共资源交易涉及行业面广、金额巨大、主体多元、权力集中,监管难度大,是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领域。
对此,昆明高度重视,在设立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基础上,有整合了土地使用权、矿业权、国有产权等具有公共资源属性的交易项目进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集中交易,实现决策、执行、服务、监督分离,改变交易资源分散、管办不分、同体监督的状况,实现所有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统一进场交易、统一信息发布、统一规范流程、统一服务标准、统一监督管理,有效遏制插手干预的空间。
同时,在交易环节上通过招标代理机构比选产生、业主不进入评标专家委员会、建立评标专家库、评标专家随机抽取密封打印、资格后审、采用经评审的最低价法、信息全面公开、建立电子化交易平台等措施和手段,堵塞交易各方当事人操控交易的漏洞,保证交易的公开、公平、公正,实现了“真招标、招真标”,有效预防了腐败,保护了干部。
启示二:
科技防腐成新途径
近年来,昆明围绕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以及招投标环节一些突出问题,除对制度和管理进行创新外,还通过科技创新——电子招投标工作,从源头上治理腐败,取得了良好效果。
昆明市电子招投标系统同样涵盖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土地矿业、产权等几大交易领域,其以互联网为平台,实现网上招标、网上投标、网上开标和在线评标、在线拍卖(或反拍)等功能,构建了规范、统一的阳光招投标平台,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从源头上预防了腐败,探索了一条科技防腐的新途径。
同时,通过网络化跟踪和监督,部门之间协作流畅,办事效率提高;而有效的监督管理渠道和机制,对把好招投标这一关键环节,有力维护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秩序,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起到了良好作用。正因如此,国家发改委将昆明列入了“全国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招投标创新示点城市”。
更多精彩内容可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凤凰房产官方微信